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哲學概論

到目前為止已進行了三週的課程。



在這裡我想要先自我反省,因為才上完了一兩堂課還是沒有太多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惰性使然,一直延到今天才進行更新,就跟老師說的一樣,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老師一開始以哲學的角度帶我們進入課程,問了四個問題:
What is ?
How do we know ?
How are we different ?
Is teaching value free ?

從Rationalism(理性主義)、Empiricism(經驗主義)、Structuralism(結構主義)到Functionalism(功能主義)來看,學者各有見解,以前哲學概論學過的理論慢慢從我腦海中甦醒。在此簡單做一些整理:


Rationalism - Plato, Descartes

  • 相信人的推理可以作為知識來源且人類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則,隨後可以依據這些推理出其餘知識。
  • 人要藉由理性才能獲得確實的知識,不能完全相信古籍的記載,不能完全信任感官體驗而來。
  • 笛卡爾認為我們感官所感知的世界不一定真實,我們要相信我們的理性,唯有透過理性的思考,我們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故有「我思故我在」。
  • 理性與存在之間有所關聯,依理性看來越是明顯的事情它的存在也就越加可以肯定,笛卡爾更據此提出「完美實體」存在的必然性,並更進一步認為上帝的存在,因為我們本身和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故完美實體並不存在於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而是存在於一個完美的本身-那就是上帝。
  • 因果律指的是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例如當我們打棒球時,當打者揮棒打中球後,球會飛出去,而打者的棒子擊中球便是讓球飛出去的原因。這種因果關係的判斷、解讀是存在我們的理性中,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或聽到)打者的棒子揮中球後,我們可以由我們的理性推斷這顆球會飛出去。
Empiricism - Aristotle, Locke, Hume
  • 如果不是透過感官的體驗,我們的心中將一無所有,即眼見為憑。
  • 休謨認為我們藉由理性的因果律不一定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無法體驗到它們的原因,那只是我們心中的一種期待,休姆稱之為「習慣性期待」。
  • 習慣性期待的說法認為我們只是經歷了一件事情發生後而另一件事情緊跟著發生,但我們並未經歷到第一件事情是第二件事發生的原因。例如說如果我們把一個強力磁鐵靠近一懸吊的迴紋針旁,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相信大家都會回答迴紋針會被吸過去,如果我再問會不會迴紋針沒被吸過去呢?相信大家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如果今天是一個經驗主義哲學家來回答這個問題,他也可能相信迴紋針會被吸過去,但第二個問題他會回答他還沒有體驗到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總而言之,只要是我們不曾親身體驗過的,都是令人懷疑的。
  • 洛克認為我們得以認識這個世界的所有材料都來自感官,我們所形成的一切概念,是透過我們感官所體驗的「單一感覺」的複合體,並由之形成的一種複合概念。
  • 亞里斯多德認為完美實體是我們在看了無數的世間那些相對不完美的的事物的共有特徵後歸納的所得;所以那是一種純粹存在於我們意識層面。

Immanuel Kant
  • 早期受萊布尼茲影響,提倡理性主義的教育思想,以為人生來即具有理性,不過人的理性被本能所束縛,必須賴教育之力,才能夠使理性充分發展,達成文化人的境界。
  • 45歲以後,受到休謨的影響,其思想傾向於經驗主義,最後綜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成為批判哲學,他提出以下四個問題:
我能知道什麼?(知,探討人的智能)
我能做什麼?(行,探討倫理道德)
我可以希望什麼?(超越知與行,進入宗教層面)
人是什麼?(超越感性與悟性,超越經驗)
Structuralism - E. B. Titchener
  • 認為對意識經驗的嚴格分析是心理學研究的唯一範疇。
  • 認為要研究心理歷程的功能問題前,應先研究心理歷程的結構問題。
  • 強調意識經驗的實驗分析與內省法是實驗的基本架構,經驗與外在的干擾無關,心理學在處理「是什麼」與「為什麼」的問題,在無意識情況下,感覺(sensation)是一切知覺(perception)的核心。
  • 強調感覺與知覺的二元論,把觀念與情緒當做意像(images)元素加以研究。
Functionalism - John Dewey
  • 心理學的研究目的應該是在研究個體適應環境時心理或意識的功能,而不是像結構主義那樣,只求分析意識元素。
  • 功能主義者認為,個體適應期生活環境時心之功能的了解,遠比心的結構重要。
  • 研究方法除了內省法之外,觀察、測驗以及問卷調查等方法,也可採用。
  • 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無目的論、做中學的教育方法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