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3, 2014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

三元交互作用:社會認知理論主要是以個人(person)、行為(behavior)、環境(environment)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來解釋人的行為。


學習的概念框架

行動性學習:從自身的行動結果中獲得學習。那些能導致成功結果的行為被保留下來,而那些導致失敗的行為則被提煉或捨棄。
替代性學習:來自於觀察或聆聽榜樣。避免人們去經歷有負面影響的行為結果。

模仿的功能

反應促進:社會促進物能誘發觀察者模仿某些行動(從眾)。
抑制和去抑制:榜樣的行為會使觀察者認為「如果他們表現出與榜樣同樣的行為,就會得到同樣的行為結果」
觀察學習:子過程包括注意(attentional processes)、保持(retention processes)、複製(motor reproduction processes)和動機(motivational processes)。
注意:必須集中注意力,正確地知覺出示範行為的重點,影響注意歷程的因素有觀察者的特質,示範行為的特性,和人際互動關係的結構等
保持:觀察學習主要藉兩種符號性的表徵—映象的表徵和語文的表徵,大部分都是透過語文而非映象的表徵。符號性的譯碼可以利用簡化的形式貯存大量的訊息,遠比單靠視覺映象要來得快速而且正確。
複製:首先要根據示範者的反應模式來組織自己原有的反應元素(component responses),使其配合某個場合和時機。將行為的重作分為幾個階段:依靠認知來組織自己的反應元素→作出反應並檢視自己的行為→依靠訊息的回饋加以糾正
動機:社會學習理論將學習劃分為行為的獲得(acquisition)與表現兩部分。人們不一定會把他學到的行為全部表現出來,如果示範行為導致的結果對觀察者富於功能價值,則他表現出這種行為的可能性較大;導致懲罰或沒有酬賞的示範行為,便比較不可能被表現出來,但這並不表示觀察者未曾學習到這種行為。

目標的特性

特定性:特定的目標較能明確地說明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並能提高行為者的自我效能感
漸進性:短期目標近在眼前,能夠更快地實現   
難度適當:目標取決於學生是否擁有達到目標所需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1. 個體相信自己能做甚麼,而非個體知道應該做甚麼
  2. 與結果期待涵義不同
  3. 與自我概念不同
  4. 可以影響個體對活動的選擇,也會影響對努力付出、堅持性與學習行為
  5. 一般來說高能力的學生對學習有較高的自我效能。但效能感≠能力
  6. 通過他人的表現也可了解自身能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